蒂亚福战胜纳达尔的意义和美网的神奇

0 Comments

蒂亚福战胜纳达尔的意义和美网的神奇
弗朗西斯·蒂亚福对纳达尔的这场胜利,不论对他自己还是美网来说,都意义非凡。闯进大满贯的8强,蒂亚福已经追平了自己的最好成绩。上一次他做到这一点是在2019年的澳网,之后他正是被纳达尔所淘汰。蒂亚福的这场胜利,使得他成为了大满贯历史上第三位击败纳达尔的美国人,前两位分别是安迪·罗迪克和詹姆斯·布雷克。不过,那都是发生在遥远年代的事了。2004年,罗迪克在美网第二轮中以6:0 6:3 6:4击败纳达尔,那时候的西班牙人还没有成名。2005年,也是在美网,布雷克在第三轮的比赛中以6:4 4:6 6:4 6:3取得对纳达尔的胜利。随着美国男单的势弱,纳达尔就再也没在大满贯中输给过美国人,直到今天早上的蒂亚福。巧合的是,这三次失利都发生在美网。当然,这和西班牙人相对不擅长硬地也有关系,加上美国人在纽约的主场优势。蒂亚福就有一个在大场面容易兴奋的性格,在赛前他就非常有信心自己可以击败纳达尔。不过纽约这个地方,也确实是容易诞生奇迹和冷门的温床。随着纳达尔的出局,今年美网很有可能连续第三年迎来新科的大满贯冠军。2020年,蒂姆在这里上演大逆转,3:2战胜了兹维列夫,这也是奥地利人职业生涯迄今为止唯一的大满贯冠军。去年的决赛,梅德韦杰夫终结了德约科维奇想要年度全满贯的梦想,同时也是他的第一次大满贯登顶。进入新世纪以来,澳网一共诞生过3次新的大满贯得主。分别是2002年的托马斯·乔纳森、2008年的德约科维奇和2014年的瓦林卡。最近的8年,在三巨头的统治下还没有新人可以在墨尔本问鼎。法网则诞生过4位新冠军,分别是2002年的阿尔伯特·科斯塔、2003年的胡安·卡洛斯·费雷罗、2004年的加斯东·高迪奥和2005年的纳达尔,连续4年有人在罗兰加洛斯初尝大满贯冠军的滋味。此后的故事大家就熟悉了,这片红土几乎被人垄断,很难再有新人冒出,至今也有17年了。再来看看温网,2000年之后,除了2001年戈兰·伊万尼塞维奇凭借外卡一路过关拿到他职业生涯唯一的大满贯,就只有天王费德勒2003年在这里初次登基了。三巨头和穆雷对全英网球俱乐部这片草地的垄断持续了19年,是比法网更让新人绝望的地方。但是美网就不一样了。2000年的马拉特·萨芬、2001年的莱顿·休伊特、2003年的安迪·罗迪克都是在法拉盛夺得了人生第一个大满贯冠军头衔。之后在2009年,德尔波特罗有些意外地战胜了费德勒;2012年安迪·穆雷终于得偿所愿;2014年马林·西里奇战胜锦织圭夺冠。再算上2020年的蒂姆和2021年的梅德韦杰夫,新世纪的美网已经诞生了8位新科大满贯冠军。那么接下来的这一位,会是谁呢?(来源:网球之家 作者:bobo)